【用心服务 收获感动】市中医院骨科获患者锦旗点赞
发布者:管理员 时间:2021-09-26 10:21:00

“谢谢你们的精心治疗和护理,为我父亲解除病痛,一份心意请一定收下。”13日上午,我院一病区患者朱先生的女儿送来锦旗“医术精湛,医德高尚”,感谢骨伤科青年医师沈雪成及所有医护人员,
事件回顾

上月,油坊镇同德村66岁的朱先生在骑三轮车时被撞倒,臀部着地,当即腰部疼痛难忍,不能站立,送至我院急诊外科。接诊医生沈雪成经查体、X片、CT检查,诊断患者为“L2椎体压缩性骨折”,建议手术治疗。
但朱先生有些担忧,因他9年前曾做过腰椎骨折手术。“不用担心,我们已经开展这类手术很多年了,手术过程中我们会仔细分离椎体周围疤痕粘连组织,确保螺钉安全置入椎体。”经过沈医生的解释,朱先生最终打消了疑虑。

8月18日,沈医生及同事为朱先生行全麻下L2椎体骨折切复内固定术,历时2小时,术程顺利。返回病房后,他反复告知患者及家属术后康复细节、注意事项,每日查房时,仔细询问患者恢复情况、有无不适症状,针对性安排术后护理。
术后第5天,他耐心指导患者早期下床活动,严格遵循“起床三步曲”:从“卧”转“坐”,从“坐”改“站”、从“站”变“走”,避免意外发生。朱先生说起床后感到腰部酸胀,沈医生解释道:“这是因为你长期卧床,导致腰背肌力不足,只要适当进行锻炼,症状就会逐渐减轻。”随后,他为其制定了针对性的锻炼计划。
在一病区医护人员的鼓励和指导下,朱先生恢复很快,出院后便让女儿送来锦旗。锦旗虽小,但凝聚着患者对医生的信任和感激,是对医务人员工作的最大肯定。
科普—腰背肌锻炼
原则:先慢后快,先小幅度后大幅度,先局部后整体,先轻后重,尽量在无痛的幅度内开始锻炼,频率由慢到快,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常年坚持才能取得最佳效果。
锻炼时需注意,应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有计划地进行,不可过于疲劳而影响第二天的工作,治疗过程中需要医生的指导。
01 床上锻炼法:
1、五点支撑法:对于腰肌力量较弱、肥胖和老年人来说,小燕飞比较费力,可以采用“五点支撑”法。锻炼时仰卧于床上,去枕屈膝,用头、双肘及双足作为支撑点,使背部及臀部向上抬起,悬空后伸,持续3~5秒,然后腰部肌肉放松,放下臀部休息3~5秒为一个周期。每天2-3次,每次10-20下。
2、三点支撑法:双臂放置于胸前,用头顶及双足支撑,使全身腾空后伸呈弓形撑起,采背部尽力后伸。
3、四点支撑法:双手及双足支撑,使全身腾空后伸呈拱桥形。此法难度大,较费力,适合于青壮年。
4、小燕飞法:锻炼时俯卧床上,去枕,双手背后,以胸腹为支撑点,用力挺胸抬头,使头胸离开床面,同时膝关节伸直,两大腿用力向后也离开床面,持续3~5秒,然后肌肉放松休息3~5秒为一个周期。每天2-3次,每次10-20下。
5、直腿抬高:仰卧,两腿伸直轮流抬高,动作轻松稍快,不引起疼痛为宜,每天2次,每次8-10次。
02 床下锻炼法

1、脊柱小角度的、慢速的进行:前屈、后伸、侧弯、旋转、环转腰部活动。
2、蹲-站-挺胸活动。
3、慢下蹲运动。
4、快、慢步交替行走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