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特色工作站 » 正文

发布者:管理员 时间:2019-05-25 18:24:00

2018年4月21日,我院与上海交通大学附属新华医院签约,揭牌成立邵将教授工作站。邵将教授专家团队、市卫计委主任周春燕出席活动并致辞。

邵将教授是上海交通大学附属新华医院脊柱外科中心主任,与我院骨科已合作多年。工作站成立后,其团队成员将每周一次来我院开设门诊及手术治疗,不定期开展教学查房、义诊和业务讲座,帮助我院骨科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腰椎管狭窄、胸腰椎骨折等脊柱疾病诊疗技术。同时,工作站添置C臂机、椎间孔镜、关节镜等设备,着力开展椎间孔镜下微创脊柱手术新技术,该技术具有创伤更小、出血更少、麻醉更简便、术后恢复更快、手术费用更低等明显优势。这是继“施瑞华教授工作站”,我院为扬中市民提供高层次治疗服务的又一惠民举措。


△2018年4月21日,与上海交通大学附属新华医院签约,揭牌成立邵将教授工作站 

签约仪式上,院长何文华表示,近年来,我院积极寻求院际合作,不断强化人才队伍建设,提升专科服务能力,使市民不用东奔西走,在家门口就享受到三甲医院专家的诊疗服务。希望通过这次“联姻”,我院骨科在邵将教授团队的支持下,熟练开展省二级综合医院骨科一般和重点手术项目,3-5年内有2项镇江市级科研课题通过结题鉴定,引进新技术新项目2项以上。

周春燕要求我院骨科专业组以此为契机,珍惜在专家身边学习的机会,虚心请教,不断提高诊疗水平和服务能力,争取早日创建成为镇江市级中西医结合重点专科。并希望各位专家一如既往关心支持我院发展,传授好的经验、做法,利用优质资源建立更广范围、更深层次的专科合作,提升我市医疗卫生专业建设整体水平。

签约仪式结束后,邵将教授团队成员先后开展了义诊、教学查房、医学讲座等活动。

邵 将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新华医院脊柱外科中心副主任。中华医学会骨科创新与转化学组委员,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肢体残疾康复专业委员会脊柱康复学组常委,中国脊髓损伤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国际脊髓学会中国脊髓损伤学会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骨科专业委员会脊柱分会委员及脊柱腰椎工作组委员,中西医结合学会骨科分会脊柱学组委员。师从我国著名脊柱外科专家贾连顺教授,发表脊柱外科相关论文30余篇,参编骨科专著6部,参与包括“863”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及全军重点攻关项目在内的多项科研课题。

擅长治疗脊柱外科常见病(如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及多种疑难病变的临床诊治工作。主刀施行脊柱外科各类手术5000余例,成功开展脊柱侧弯畸形、韧带骨化、脊柱肿瘤等高难度高风险手术500余例,积极探索椎间孔镜等微创治疗技术。


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中老年人的慢性杀手

近年来,随着人口的老龄化,骨质疏松以及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率明显提高.

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骨的显微结构退化为特征,致使全身骨骼脆性增加而易于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骨质疏松性骨折最早发生的部位在脊柱椎体,椎体骨折往往是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首发部位,也是预测椎体再次骨折及其他部位骨折发生的重要预测指标之一。研究表明,已发椎体首次骨折为再次发生椎体骨折的强预测因素,已发椎体骨折后再次发生椎体骨折的相对危险性增加5倍,髋部骨折相对危险性增加2.8倍,外周骨折的相对危险性增加1.9倍。

如果忽视了对脊柱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早期诊断并延误治疗,可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乃至危及生命。研究显示,无论男性还是女性椎体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率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椎体骨质疏松性骨折可以造成很高的死亡率和致残率,相同年龄、性别、骨密度的情况下,椎体骨折患者的死亡率远远高于无椎体骨折的患者,在致残率方面,椎体骨折患者中约70%存在站立困难,65%存在弯腰困难,41%存在持续的腰背痛。如果患者发生了脊柱椎体骨质疏松性骨折而未予重视、未进行诊治,仍继续从事日常活动,则骨折椎体可能进一步压缩变形,轻则产生长期的、难以忍受的疼痛,重则发生变形、移位的椎体压迫脊髓或神经引起感觉异常、肌力下降甚至瘫痪。

椎体骨折的发生通常是无声无息的,易被医患双方忽视。高龄患者平时活动度不大,很轻微的外力如弯腰捡重物、坐位时稍猛、甚至咳嗽用力等就可能引起脊柱骨质疏松性骨折。如果老年人出现活动后或不明原因的腰背部疼痛,患者和家属不能掉以轻心,应当及时到医院就诊。评估椎体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标准方法是拍摄脊柱X线片,但很多情况下X线片不易显示骨折征象以致延误诊断,从而严重影响治疗效果。许多患者的初步脊柱X线片或CT片未明确显示骨折,或者过去发生过骨折的患者X线片中显示多个椎体变形,而实际骨折发生在外形相对正常的椎体。这种情况下,医生应对高龄患者中的椎体骨质疏松性骨折保持高度警惕,即使X线和CT检查结果为阴性时也不能完全排除骨折的可能性,怀疑患者存在骨折时应及时给予MRI检查,明确诊断,以免延误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