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政资讯 » 本院新闻 » 正文

【市中医院】宝宝突发呛奶窒息,医护协力救治脱险!

发布者:管理员 时间:2021-09-28 16:39:00
 ​     


    27日,我院二病区收到患儿家长送来的锦旗“以病人为中心,以服务树信誉”。“谢谢你们的精心治疗和护理,让我们感受到家的温暖!”

    患儿沈宝宝不满三个月,因家人照顾不当,出现咳嗽、气喘等症状,患儿妈妈立即带其前来我院儿科就诊。儿科主任、副主任医师张晓晖根据病情,综合血象、胸片检查,诊断为支气管肺炎,建议办理入院。入院后,医嘱予以抗感染、化痰、平喘治疗。

    患儿妈妈很担心:“宝宝太小了,输液的话不知道能不能找到血管?”儿科护士长黄留娣安慰道:“别着急,等会我会帮宝宝好好看看。”患儿月龄小、血管细、不配合,黄留娣仔细寻找,不敢疏忽,最终在宝宝头皮静脉穿刺成功,孩子妈妈悬着的心也落了地。

    患儿住院期间的一天下午,黄留娣巡视病房时发现宝宝嘴唇发紫,口吐泡沫,呼叫无反应,她第一反应判断发生呛奶窒息,立即呼叫值班医生,同时将患儿侧卧,清理口腔内分泌物。副主任中医师缪红霞、主治中医院梅燕第一时间赶来,手握空心掌拍打患儿背部,护士冷静、孙月琴连接心电监护仪,给予吸氧,弹打刺激患儿足底……大家紧密配合,1分钟后,伴随着一声响亮的啼哭,宝宝终于恢复了意识,面色逐渐红润,嘴唇青紫也慢慢消退,在场医务人员都松了一口气,被吓坏的孩子妈妈更是连声道谢。

    在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和护理下,患儿病情一天天好转,两周后康复出院。

    生活中,宝宝因呛奶窒息的例子并不罕见,这个宝宝的情况也给广大家长敲响了警钟。我院儿科医师提醒:

    由于婴儿身体各项系统还未发育完全,食管呈漏斗状,黏膜纤弱、腺体缺乏、弹力组织及肌层尚不发达,食管下段贲门括约肌发育不成熟,控制能力差,故常发生胃食管返流,导致宝宝在喂奶时或喂奶后容易发生呛奶。对于绝大多数婴儿来说,随着发育的不断完全,容易呛奶的情况会在8-10个月时逐渐消失。


那么

平时在家庭中

宝宝呛奶了

第一时间到底该如何处理呢

第一步:迅速平躺后将脸侧向一边

       摆正宝宝的体位,将宝宝平躺,头偏向一侧或是取侧卧位,手握空心掌轻拍宝宝背部,以免吐出的奶流入气管引起窒息。

第二步:清除宝宝口腔异物

     如果妈妈有自动吸奶器,应马上开启,将其软管放入宝宝口腔中把宝宝呕出的奶汁,呕吐物等吸尽。

      如无吸引器,妈妈可用纱布或纸巾将手指包住深入宝宝口腔,将口腔内异物吸出,避免宝宝再次吸气时将吐出的奶汁再次吸入气管。

第三步:用力弹足底或空心掌拍打背部

      刺激宝宝咳嗽或发出哭声,用力弹宝宝足底或是手握空心掌拍打宝宝背部,刺激宝宝咳嗽或发出哭声,使已呛入气管内的奶汁咳出,来缓解呼吸。

第四步:双手拢在宝宝上腹部冲击性向上挤压

      辅助宝宝呼气。妈妈用双手拢在宝宝上腹部,冲击性向上挤压,力度不可太大,使腹部压力增加,借助膈肌抬高和胸廓缩小的冲击力,使气管吸入的奶汁部分喷出。再待松开双手时,宝宝便可回吸部分氧气,这样反复进行可缓解窒息引发的呼吸困难。


       在实行以上基本的家庭急救方法同时,拨打120呼救或急送就近医院,尽量争取时间,切勿拖延!


宝宝一生需要我们每个细节的呵护

祝愿所有的宝宝们健康成长

也希望大家把这种安全知识

传递给亲朋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