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政资讯 » 本院新闻 » 正文

9.28世界狂犬病日——你了解狂犬病吗?

发布者:管理员 时间:2021-09-28 16:41:00
 

狂犬病,又名恐水症,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一种侵犯中枢神经系统为主的急性人兽共患传染病。它目前世界上病死率最高的烈性传染病,一旦发病,病死率高达100%。

本病的传染源是携带狂犬病毒的动物,如:犬、猫,猪、牛等家畜,蝙蝠、浣熊、狐狸等野生动物。




传播途径:咬伤,也可能经伤口或黏膜接触唾液后感染。通常,狂犬病患者唾液中所含病毒量较少,一般不会形成人与人之间的传染。

是否发病:人群对狂犬病毒普遍易感,接触到病毒后是否发病与受伤部位、严重性、是否及时处理等因素有关。


狂犬病从感染到出现症状的时间长短不一,大多在3个月以内,典型的临床症状可分为前驱期、兴奋期及麻痹期3期。



前驱期:非特异性的感冒样症状,继而可有恐惧不安、烦躁不安等表现,对声、光等刺激感觉到喉头紧缩感,在伤口附近及其神经支配区可有痒痛及蚁走感。
兴奋期:高度兴奋、恐水恐风,可有高热,患者常有流涎、多汗、血压升高等表现。外界刺激可引起咽肌痉挛,严重发作时出现全身肌肉阵发性抽搐。

麻痹期:肌肉痉挛停止,全身弛缓性瘫痪,最后因呼吸循环衰竭死亡。


这种典型的临床表现称为狂躁型,除此以外,还有麻痹型患者,这类患者没有典型的怕水、怕光、大量流涎、痉挛等表现,而以四肢无力、麻痹为常见症状。


那么,当我们接触或被咬伤后,应当做什么处理呢?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专家共识(2019版)给出了这样的建议(表1)。


 

1
伤口处理:应立即用20%肥皂水或新洁尔灭彻底冲洗伤口至少半小时,去除狗涎,挤出污血,冲洗后予2%碘酒或75%酒精涂擦伤口,动物致伤伤口具有伤情复杂、软组织损伤严重、感染率高等特点,缝合应当谨慎。
2

接种疫苗:目前我国狂犬疫苗的接种有“5针法”(第0、3、7、14、28天各注射一针)和“2-1-1针法”(暴露当天左右三角肌各注射一针,第7、24天各注射一针),两者在效果上没有明显区别。


相较于人被咬伤后再接种疫苗,按时给宠物接种狂犬疫苗是更安全经济的方法。从社会层面来讲,做好流浪猫狗的管理工作也十分重要。偶遇的流浪猫狗再可爱,也不要轻易抚摸触碰哦。